好猫网手机站
栽培技术(彝良县红薯全程保健栽培技术)
2022-07-01 16:04:55  浏览:35

栽培技术(彝良县红薯全程保健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彝良县红薯全程保健栽培技术)

彝良县红薯全程保健栽培技术

_陈吉祥等

红薯原产于南美洲墨西哥以及从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到秘鲁一带的热带地区,属于旋花科 1 年生草本植物。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形成了喜光、喜温、喜湿,怕冷的习性,其根系吸收力强,耐瘠,耐旱但不耐寒,相对比较易种,但是,要想获得高产,还是要给予适合的条件和丰富的肥料,科学栽培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1 育苗技术

壮苗是高产的基础。要从选种入手,把握好播种时间、排种方法与温度、湿度管控技术,培育壮苗。

1.1 选种备种

1.1.1 选择良种

当前,本地主要品种红心薯有南瑞苕(蓝翠苕),黄皮、橘红心、适口性好,深受群众青睐;红皮薯有广薯 87、徐薯 18 等,红皮黄心、红心或白心;黄皮薯有花生苕、棒苕,黄皮黄心或白心,产量较高,但适口性差,适合于饲用;紫薯有广薯 135,紫皮紫肉。此外,外地良种薯有济薯 29、秦薯 8 号,烟薯 25、秦薯 9 号,普薯23、龙薯 9 号、苏薯 9 号、宁紫 2 号,紫罗兰、紫薯王、群紫 1 号、宁紫 4 号、济薯 18、京薯 6 号、青紫 1 号等均较好,可根据各自用途选用 。

1.1.2 选择健薯

选薯要三选,出窖时选、消毒时选、排种时再选。要选择完整无病、无伤、无缺陷或无鼠咬、无霉烂、无冷害和湿害、芽点多、有光泽、生命力旺盛的薯块做种,并以单重 150~250 g 为宜 。一般备种 900 kg·hm -2左右。

1.1.3 种薯消毒

排薯前,先用 51~54 ℃温水浸种 10 min [3] ,然后用70%甲基硫菌灵、50%多菌灵或 58%甲霜·锰锌 300~500 倍液浸种 10 min,或用金宝贝生根剂(生物菌肥,含细菌、放线菌、真菌和酶)或氨基酸水溶肥 500 倍液对薯块浸泡 10 min。

1.2 选地做床

1.2.1 精选床地

选择背风向阳、靠近水源、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管理方便的地块做苗床地,同时,还要求床土疏松肥沃无盐碱、无连作。若连作的,还需床土消毒与床土更新。

1.2.2 翻犁晒田

冬翻晒田,2 犁 2 耙,达到田平、土细、草净。

1.2.3 拉绳理厢

一般,厢宽 130~140 cm,厢长根据地势与薯块数量而定,一般以厢长 6~7 m 为宜,且以东西向为好,墒高在15~20 cm。按照栽苗 4.5~7.5 万苗·hm -2 计算,应该准备苗床 45~60 m 2 。

1.2.4 施入厩肥

理厢前施肥,一般施腐熟农家肥 15 t·hm -2 左右。或用金宝贝肥料发酵剂(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地衣芽孢杆菌)发过酵的厩肥更好,需此发酵剂约 30~45 kg·hm -2 ,在 10~15 ℃时发酵 7 d 以上即可,同时床内还应施含硫酸钾的复合肥或硫酸铵 80 g·m -2 左右。

1.2.5 床土消毒

苗床土应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处理,或床土要更新,消毒应在理厢前结合翻地进行,用 70%甲基硫菌灵 15 kg·hm-2或 50%多菌灵 30~45 kg·hm-2和5%辛硫磷颗粒剂 45~60 kg·hm-2拌细土 750~900kg·hm -2 均匀撒施,并拌入 20 cm 土层,以避免病虫害传播危害 。

1.3 播种育苗

1.3.1 育苗方法

采用双膜育苗。注意,一是平膜要加衬,如撒点碎玉米秆;二是要注意避免缺氧,以免烂种影响出苗;三是在齐苗时及时揭去平膜,以防烧苗,并且要注意适时开启两端通风,棚温不能超过 35 ℃。

1.3.2 下种时间

一般在栽插前 45~60 d 排种育苗,春薯在 2 月中下旬—3 月中旬播种为佳,在 4 月中下旬开始扦插。低海拔河谷区夏薯可在 4 月中上旬—5 月初播种,可单膜育苗或露地直播育苗,在高温情况下一般 7~8 d 即可齐苗,5 月底—6 月初扦插(端午节前后为好),若为留种地,可适当晚插,直至大薯节令前后扦插也行。

1.3.3 排种方法

排种时,一是分清头尾(头色深、汁液多、细根少),头朝上尾朝下,切忌倒排;二是大小分开播,以顶端对齐利于齐苗;三是薯块斜放或平放(平放适于露地育苗,头尾相接,左右留间隙 3~5 cm),顶端阳面向上,薯块连排或顶端压尾 1/4,每平方米排种 20 kg 以内 。也可在 4 月初直种采苗,后期母薯田繁蔓饲用。

排种后,撒细土或细厩粪填充间隙,浇透水后,再撒 4~5 cm 砂壤土或基质土,摊平补水加衬物后先盖平膜,后盖拱膜,并加盖草苫保温。若前期未消毒的,盖膜前还需喷药封闭,可用 64%恶霜锰锌、70%甲基硫菌灵 500 倍液或 45%甲霜·恶霉灵 2000 倍液喷湿薯块。

1.4 苗床管理

1.4.1 温度管理

前期高温催芽,从播种到齐苗,先保持 35 ℃的高温 3~4 d ,随后从 35 ℃降到 32 ℃,维持 1~2 d,再后就保持在 28~32 ℃,直至出苗。中期平温长苗,从齐苗到采苗,先后保持在 25~30 ℃为宜,要有催和炼这 2个过程。后期低温炼苗,接近移栽前 3~5 d,把床温降到接近露天情况。同时,施好送嫁肥与送嫁药。

1.4.2 水分管理

根据薯苗生长需要和床土干湿度情况浇水。原则是育苗前、中、后 3 个阶段床土相对湿度分别是 90%、80%、70%为宜。方法是要注意高温时别缺水,低温时别多水,要保持床土干干湿湿,上干下湿,前期低温,浇水在早上好;后期温高,浇水在早晚皆可。第 1 次浇,排种后要浇透水 1 次,然后盖土;第 2 次浇,出苗后看情况浇或少浇,并应该配合金宝贝生根剂 1000倍液浇灌,每 7 d 1 次,可促进苗齐、苗壮、苗绿。第 3次浇,随着出苗通风,耗水在增加,齐苗后 1 次浇透水,以后,每采 1 次苗浇 1 次透水 。

1.4.3 通风炼苗

时间:在齐苗或心叶展开后,选晴暖天气上午 10∶00 时至下午 15∶00 时通风,剪苗前 4~5 d、白天晒,晚上盖,同时注意中午高温强光伤苗。

方法:通风是壮苗的基础。一般苗高 15 cm 时开始通风,南风开北,北风开南,并逐步增大通风。

1.4.4 追肥提苗

时间与次数:齐苗时追肥 1 次,随后每采苗 1 次即追施 1 次。

方法与数量:以氮肥为主,分次追肥,如氮肥、人畜粪尿等,撒施或浇施,注意烧叶毁苗,一般撒施尿素20~25 g·m -2 ,先撒后浇。

1.4.5 采苗方法

时间:当苗龄 30~35 d、苗高达到 25~30 cm、完叶6~8 片时,就可以开始采苗。

方法:有剪苗和拔苗,以剪为好,且应剪高脚苗,基部留 2~3 节,以利待发新苗,第 2 次剪苗时再留 2~3 节以续发新苗。剪苗要用金宝贝根苗剂或氨基酸水溶肥进行浸泡以利于栽插后复苏和成活。该苗可用于大田直接移栽,也可以用于假植繁苗。若不宜假植繁苗的,应该适当扩大苗床地或以种代床,后期母田护蔓为饲料。


1.4.6 假植繁苗

假植方法:当薯苗长到 25~30 cm 时,即可采苗扦插假植,假植苗以 2~3 节为 1 段,扦插时可直插或斜插,外露土面 1 节。

假植密度:株距与小行距可保持在 25~30 cm,大行距在 75~80 cm,1 垄 2 行或 4 行,插 7.5~9 万株·hm -2 。栽后可覆盖地膜,以提高地温。注意,剪刀与剪苗要进行消毒。

假植管理:假植苗床应较疏松肥沃,且排灌较方便。对假植苗要注意三肥,一是扦插肥,于扦插后 5~7d 施肥,目的是为了让苗尽快长出新根,一般是用清粪水,每 100 kg 清粪水加 1 kg 复合肥,或加 1 kg 硫酸铵或尿素,注意肥距浇施;二是齐苗肥,秧苗成活后,往往参差不齐,需要适当增加尿素,以促进苗齐苗壮。三是提苗肥,此肥以尿素为主,配合清粪和复合肥进行。当假植苗达到 6~10 节时进行摘心,促进发枝。当苗长至 60 cm 以上后,即可留 2 节剪苗移栽。


红薯地瓜日本玛莎莉苗红瑶烟薯25西瓜红哈密紫罗兰紫薯苗蜜薯秧¥33.4购买

2 大田移栽技术

2.1 整地施肥

2.1.1 翻犁整地

选择晴天翻耕,要求深耕 30~35 cm,冬前冬后各1 次,2 犁 2 耙,细碎土垡,整平后做垄,一般垄距 80cm,垄高 30 cm 左右。垄向因地制宜,一般旱区垄向与坡向趋于垂直,以利蓄水,防止水土流失。

2.1.2 施用基肥

起垄时或之前,要将肥料条施在垄底。按单产37.5 t ·hm -2 计算,底肥应施有机肥 45 t ·hm -2 左右,并配施高钾复合肥(N-P-K=16-10-22)600~750 kg·hm -2 ,或配施尿素 180 kg·hm -2 ,过磷酸钙 750 kg·hm -2 ,硫酸钾225 kg·hm -2 。

2.1.3 园土消毒

结合 2 次翻犁整地,用 50%多菌灵或 70%甲基硫菌灵 30~45 kg·hm -2 ,拌细土 1500 kg·hm -2 ,均匀撒施作土壤处理。

2.2 科学栽插

2.2.1 栽插密度

每垄 2 行,一般株距为 27~30 cm,小行距为 33~40cm,大行距为 80 cm,栽 5.25~6 万株·hm -2 。若肥力高一些的地块,则可按株距 30~40 cm,栽 3~4.5 万株·hm -2 。

2.2.2 栽插时间

当 5~10 cm 地温稳定回升在 17~18 ℃以上,一般,在 4 月中旬至端午节前后栽插,迟至夏至前后,若栽插过早,气温过低,低于 15 ℃时,对薯苗发根还苗不利,过迟则对增产不利。河谷旱区则以在进入雨季后为宜,最迟可至大暑节令。

2.2.3 采苗技术

采苗的方法有剪苗和拔苗,一般以剪苗为好,剪苗可减少病害感染传播,还能促进剪苗后的基部生出再生芽。

采苗要采壮苗,壮苗与弱苗的产量可相差 20%~30%。一般,当直播苗长到 30 cm 左右时,扦插苗长到60 cm 以上后即可采苗,剪苗时,以 4~5 叶为 1 节,长度 20~25 cm。采苗要及时,否则薯苗拥挤,下面的小苗难以正常生长,会减少下一茬出苗数。

2.2.4 秧苗消毒

薯苗栽前要进行灭菌灭虫处理,可用 50%辛硫磷乳油 300 倍液浸 10 min,杀灭线虫;再用 70%甲基硫菌灵 500 倍液对薯苗基部 6~8 cm 处浸泡 10~15 min,杀灭甘薯黑斑病病原菌。

2.2.5 栽插方法

栽苗时,以横插或斜插埋茎为宜,深度为 4~5 cm,插入土壤后平埋 3~4 节,外留地面 1~2 叶 1 心。栽苗后,保持薯苗直立,直立的薯苗茎叶不与地表接触,避免栽后因地表高温造成灼伤,从而形成弱苗或枯死苗。注意,移栽要株距一致,若株距不匀,则容易造成2 株靠在一起成为弱势植株。

3 田间管理

3.1 除草

薯田除草关键是打好封闭,对芽前草,栽插结束即用 72%异丙甲草胺 1.8 kg·hm -2 或 50%乙草胺 1.5kg·hm -2 加水 750 kg·hm -2 均匀喷洒,防除大部分禾草和部分阔草。对芽后草,可用 10.8%吡氟乙草灵750 mL·hm -2 加水 750 kg·hm -2 喷雾。随后,还应进行人工除草 2~3 次。

3.2 水分

以保持土壤持水 60%~70%为宜,并注意减少田间积水。

3.3 追肥

提苗肥,在栽后 10~15 d,结合第 1 次中耕进行,以速效氮肥为主,可追稀人畜粪 11.25~15 t ·hm -2 或配合尿素 30~45 kg·hm -2 穴施、深度 10 cm,施后盖土。壮蔓肥,在栽后 30~40 d,结合第 2 次中耕进行,仍以氮肥为主,磷、钾肥配合。一般追尿素 45~60 kg·hm -2 。

催薯肥:在栽后 80~90 d,茎叶封行时,块根生长较快,追肥以钾肥为主,可施硫酸钾型复合肥 150 kg·hm -2 ,可配合草木灰或浇清粪水进行,以延长叶片功能期,促进薯块膨大。

裂缝肥:一般在秋后,当地面出现裂缝时追肥,可追尿素 15~30 kg·hm -2 、过磷酸钙 150 kg·hm -2 、硫酸钾45 kg·hm -2 ,兑水或清粪水 7500 kg·hm -2 ,在阴天或晴天下午进行,均匀追肥。

壮果肥:在薯块膨大中期,叶面补肥方式较好,一般以钾肥和硼肥为主,也可喷 0.3%磷酸二氢钾 1~2次,以午后喷施为好。

3.4 整枝

打顶,当薯苗长到 50~60 cm 时应摘去嫩尖,分枝生长过旺时,也要摘去嫩尖。同时,对分枝较多、生长较旺的薯田,可用剪刀剪掉 2~3 个分枝,如此,可调节养分运转,可促使养分向根部回流,让薯块得到更多养分。

顺苗,为方便后续管理与减少枝叶消耗,应该进行顺苗,将田间的红薯藤往一个方向理清,让它们往一个方向长,这样到收割的时候会方便很多,可结合整枝进行。

3.5 病虫害防治

3.5.1 黑斑病

一是培育壮苗,挑选健薯做种,剔除病、虫、冻、伤薯块,选 2 年以上轮作地作为育苗地,并做好种薯、苗床和秧苗消毒,可用 50%多菌灵或 70%甲基硫菌灵500 倍液,浸种和蘸苗消毒 10~20 min,或在排种时对床土进行覆盖性喷淋浸透消毒处理。

二是合理轮作,实行 1~2 年轮作,提早翻耕晒田,切实清除自生苗。

三是加强预防,从发病初期开始,用 50%多菌灵500 倍液喷防,每隔 7~10 d 喷 1 次,连喷 3~4 次。

四是适时收获,当气温降到 15 ℃左右时收获,或霜前收获,低温(12~15 ℃)贮藏为宜,并注意通风与防冻。

3.5.2 病毒病

一是选用良种,选用脱毒薯或抗毒品种,保护性用种,单育、单栽、单收、单藏,并加强对蚜虫、烟粉虱等传毒昆虫的防治,避免再度感毒。

二是健薯育苗,育苗中发现花叶苗,整株拔除;栽插时挑选健壮苗栽插;插后发现病苗立即拔除。

三是精耕细作,通过精细整地、高垄栽培,增施钾肥、平衡施肥,浇水抗旱等农业措施,增强红薯的抗病能力。

四是加强预防,易发区自送嫁药开始,一般自发病初期开始,用 5%氨基寡糖素 600 倍液、5%菌毒清、20%吗啉呱乙酸酮或 15%病毒必克 500 倍液喷洒,预防时每 10~15 d 喷 1 次,发生后每 7~8 d 喷 1 次,连喷3 次。还可选用氯溴、辛菌胺醋酸盐等其它药物,并注意轮换用药。

3.5.3 紫纹羽病

一是做好轮作换茬,实行 3~5 年轮作,以消灭土中的病菌,可减少发病,并改进灌溉方式。

二是拔除中心病株,发现病株及早挖除,不要等到形成菌核后再挖,且需将带菌土壤一并挖尽,再填入无病土,病穴撒生石灰。清除病残物集中处理。

三是避免流水传播,避免病田育苗,以防带土传病。此外,还应注意带菌肥料,以及人畜与农具的传病。

四是增施有机肥料,增施农家肥,提高土壤肥力和改良土壤结构,增强植株抗病力。

五是做好药剂防治,从发病初期开始,用 70%甲基硫菌灵 600 倍液浇灌或 50%苯菌灵 1500 倍液浇灌,连续 1~2 次。

3.5.4 斜纹夜蛾

一是农业防治,及时清除杂草,收获后翻耕晒土或灌水,及时摘除卵块和初孵群集幼虫,以减少虫源。

二是生物防治,用性信息素捕杀。

三是物理防治,用灯光或糖醋液诱杀(3∶1∶4∶2)。

四是药剂防治,可用 21%氰马乳油 5000 倍液,50%氰戊菊酯 4000 倍液,2.5%联苯菊酯 4000 倍液,20%甲氰菊酯 3000 倍液,2.5%灭幼脲、5%氟虫脲或5%伏虫隆 2000 倍液,连喷 2~3 次,每 7~10 d 喷 1 次。

3.5.5 甘薯小象甲

清洁田园,及时处理藤蔓;轮作,与花生、甘蔗、玉米、大豆类作物轮作;诱杀,收获时用新鲜薯蔓或薯角喷药诱杀或性诱杀;防止土壤龟裂,及时抗旱浇水;苗地和越冬薯地喷药毒杀,用 200 亿·g -1 白僵菌粉剂,拌细土 22.5 kg·hm -2 撒施。

3.5.6 红薯天蛾

一是冬春两翻晒田,破坏越冬环境;二是利用趋性,采取灯光或糖酒醋液体诱杀成虫;三是幼虫盛发期人工捕杀,或用 2.5%溴氰菊酯 2000 倍液或 Bt 乳剂600 倍液喷雾防治。

3.5.7 甘薯肖叶甲

一是捕杀,利用成虫的假死性,于早晚在叶上栖息时,将其震落,用塑料袋接装,集中消灭。二是预防,对采苗藤蔓进行药物处理,带药移栽。三是化防,盛夏或秋初,雨后田间虫口往往会突然增加,这是药防的一个关键时期,可用 50%辛硫磷 1500 倍液,5%氯氰菊酯 2000 倍液,或 0.6%苦参烟碱 1000 倍液喷洒防治。采收前 5 d 以上停止用药。

3.6 采收

时间:红薯生长的临界温度为 15 ℃,9 ℃以下就受冻。因此,一般在 10 月底前,或当气温下降至 15 ℃左右时采收。

方法:采收时,首先要割蔓,然后看清蔓头,从两侧开挖,避免当中下锄造成损伤。

3.7 贮藏

刚挖出的红薯,经过短时间的表面风干后,即进行分类贮藏,一般需要放在地窖保湿沙藏,不然水分很容易流失,并且很容易腐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