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 面积(陆地面积只有32.8平方公里的澳门)
位于珠江入海口西岸的澳门是我国两大特别行政区之一(另一个是香港),澳门在古代只是一个在南海边的小渔村,在1887年当时的清政府被迫同葡萄牙殖民者签订了不平等的条约侵占了澳门半岛,以及氹仔和路环二岛。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1962年娱乐业合法化以来,本来人烟稀少的澳门慢慢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人口也迅速增长,到2019年末已有人口66.7万人。而澳门的陆地面积只有32.8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至少有2000人,十分的密集(如果按原来的10.28平方公里算,澳门的人口密度更加地恐怖,只是后面通过填海造陆把氹仔岛和路环岛都连在了一起,使其陆地面积增加了两倍)。那么这么少的土地面积,如此多的人口,澳门的供水是如何解决的呢?澳门到底缺不缺水?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澳门的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000毫米,如果按陆地32.8万平方公里的集水面积计算,每年澳门理论上可利用的淡水为6560万立方米,人均只有98.4立方米,远远落后于世界人均水平,加上生产所要消耗的水资源,很明显澳门是极度缺水的地区。况且澳门属于沿海丘陵地带,可供开采的地下水本来就不是特别丰富。实际上澳门在2019年底的总用水量已经超过9100万立方米,已经远远超过6560万立方米的年自然降水量。
开源澳门最早期的生产生活用水都来自于地下水(井水和泉水)和降水,在干旱的季节人们就利用在雨季储存在水塘里的淡水。但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水资源的缺口也在慢慢的扩大。到了1924为了应对水源危机,澳门政府修建了松山鳄鱼潭水库,开始局部向市民供水。到了1932年澳门第一家自来水公司-澳门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开始以现代化的运作方式向澳门市民供水。在此后的20多年间,伴随着人口增长,澳门新建了自来水厂以及新水源地的扩展。特别是1938年的大水塘水库的建成,可以供应当时澳门居民三个月左右的生活用水(这个水库面积30万平方米,总蓄水量189万立方米)。
时间到了1959年,当年降水偏少,澳门境内的水源基本都枯竭了,政府甚至开始取海水进行淡化,时间持续了大半年之久。可是受制于海水淡化的技术,成本,场地等原因,海水淡化也不是一个长远之计。于是当年澳门向“邻居”广东求助帮其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兄弟”有难,哪有不帮的道理,于是在位于广东珠海境内修建了竹仙洞和银坑两大水库,加起来库容达到了380万立方米(1959年澳门提出需求,广东在1960年就把水库修建起来了,效率很高),并且在1960-1966这期间免费给澳门供水(1966年后开始收费)。
尝到了外界输水的甜头之后,澳门开始依赖外界的水源,毕竟其境内淡水少得可怜,自己再怎么修建水库(在70年代在路环岛的东北部修建了库容40万立方米的九澳水库,但可谓“杯水车薪”),也无法满足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之前修建的水库再次满足不了澳门市民的用水,于是澳门政府同广东商量,在珠海市的西江磨刀门水道上取水(因为这里距离入海口还有一定的距离,水质较好),西江水经过泵站提升之后,进入珠海竹仙洞水库,在这个水库,西江水分为两路,一路供应珠海,一路连接澳门青洲水厂(主要是以供应澳门为主),这个工程在1988年建成投用。从此,西江水成为了澳门稳定的水源。
俗话说“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要懂得分散风险。西江有时会受到潮水,水量大小等影响,水体会出现盐度偏高的现象,所以澳门政府和内地协调达成两个协议:
第一,把西江的取水口往上游平移20公里至平岗(降低水体盐度偏高的风险);
第二,从千里之外的贵州天生桥水库调水到澳门,分散单一供水的风险。
现在的澳门每日的供水量可达39万立方米,解决了澳门的水资源供应问题。完全可以满足澳门的生产生活需要。
应对水资源问题既要开源(珠海向澳门供水),也要节流。在这里笔者给出三条建议:
第一利用雨水。上面我们提到了每年降落在澳门陆地上的水量也有6000多万立方米,如果可以利用这一部分水资源,也能极大缓解外侧的供给压力。雨水收集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像我国西北地区的水窖就是典型的雨水收集系统。
第二继续实行海水淡化,海水的利用。澳门毗邻海洋,海水资源丰富,在淡化的同时,可以直接铺设海水管道,利用海水冲厕。
第三水资源的重复利用。加大再生水的利用,建设中水处理系统,把净化处理过的水用来绿化灌溉,工业使用。
说了这么多,我们只希望澳门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