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圣是谁(孙武为什么被称为兵圣?)
公元前515年,中国历史处于诸侯纷争的春秋时期,继齐、晋、楚称霸之后,吴国也渐渐崛起,通过专诸刺僚上位吴王的阖闾,发愤图强,一心振兴吴国。除了富国强兵,他还任命伍子胥为外交官,广纳贤才,伍子胥也不负所托,引来了才华横溢的孙武。从此吴国像开了挂一样,屡战屡胜,最终取代独占鳌头近百年的晋国,成为天下霸主。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又将带来一段什么样的传奇?
战国末期尉缭在总结春秋战国历史时有过这样的评语:“有提三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武子也。”在尉缭看来,统兵三万,孙武便能天下无敌!作为秦国的国尉,始皇统一天下的左膀右臂,兵仙韩信的师傅,他的话举足轻重。
在伍子胥的屡次推荐下,吴王阖闾决定亲自面试孙武。据史书记载,吴王曾问:“先生所著兵书,甚是精妙,不知能否实际操练一下?”甚至提出就近调宫女演练,孙子应允。于是调宫女一百八十人,分为两队,以吴王最宠爱的两位妃子为队长,准备操练。孙武三令五申,闻鼓声一往无前,听鸣金立马撤退。可实际操作起来宫女们只剩好奇的大笑,完全无视号令,孙武果断说:“队列号令不明,士兵纪律松散,这是将领之过。”依军法要将两位队长斩首示众。一旁观看的吴王一看事情不妙,急忙阻拦:“将军之才我已明白,请饶了她们。”孙武对答:“受命为将,身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头起刀落,震惊四座。然后以替补两人为队长,再次击鼓操练,再无嬉笑违令之人。从此吴王知道孙武善于用兵,封他为将,开始对外征战。
公元前506年,励精图治养精蓄锐的吴国开始了争霸之路,按照孙武和伍子胥的方略,他们的首要目标就是当时拥兵百万富甲天下的楚国。为了确保一举灭楚,一方面派出小股部队不停骚扰,使得楚国疲于应付,另一方面与楚国的宿敌晋国结盟,同时拉拢饱受楚国欺凌的蔡、唐等小国。“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趁着楚国内忧外患之际,孙武亲领精兵三万,准备沿淮河逆流而上进攻楚国,但楚国毕竟人多势众,迅速集结大军,面对急转日下的态势,孙武果断弃船,由潢川登岸,过武阳、九里、平靖三关,从淮西平原西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迂回至楚国防御最薄弱的东北部,发起战略奇袭,而后诱敌深入,在柏举一场血战,击败楚军主力20万,这场3:20的悬殊大战以楚军全军溃逃,主将自杀身亡而告终。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认为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对比最悬殊的战役,而这场战役的指挥官孙武将兵法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兵圣”之才初现苗头。
柏举之战后,孙武乘胜追击,五战五捷,攻入楚国都城郢,几乎灭了楚国。这是春秋时期攻克大都城的首例!
公元前484年,吴军在齐国的艾陵,重创齐国军队。
公元前482年,吴王阖闾在黄池会盟诸侯,确立霸主地位。
吴国从一隅之地而称霸,这一路,孙武走了30年。《史记》中载:“(吴国)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
兵法传世众所周知,孙武之所以名垂青史,不仅因为他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的军功,更多的是因为他留下了一部传世佳作——《孙子兵法》。
司马迁称道“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流传至今的《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兵书,全书分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13篇,共计5900余字。其中包含的军事思想丰富而深邃,最早涉及战争的全局问题,提出“先胜而后求战”、“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争指导思想。在中国和世界军事史上,首次概括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普遍的军事规律,注重全面分析敌我、众寡、强弱、虚实、攻守、进退、等矛盾态势,总结出“以正合,以奇胜”,“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因敌而制胜”等若干至今仍有研究价值的指导原则。北宋神宗时,《孙子兵法》被列为《武经七书》之首。
更为难得的是,《孙子兵法》不但是我国最早的兵书,在军事理论方面达到了前无古人的高度,而且在哲学方面也堪称民族智慧的结晶。他首次提出了战争胜负不取决于鬼神,而是由政治、经济、天时、地利、人和等多种因素所决定,所包含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不但影响了中国,而且远播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