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的三大特征:真实+互动+灵活,结合互联网常规属性,直播+社交+电商+社群,真正的核心是“内容IP+人IP+产品IP”三位一体。
所以普通人看直播,陷入三个常规陷阱;第一,唯权威论,某个权威机构一说,大家蜂拥而至。第二,唯跟风论,身边的人都在做,我也要做。第三,唯流量论,怎么能爆流怎么来。早期也许会尝点红利,但无法持续。
人的特点就是这样,一窝蜂,从众,不独立思考。
当5G时代到来,新基建35万亿很大一个比例要砸在5G当中,用脚丫子都能想得到,在媒介中,直播会成为各个行业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的东西,可能是一窝蜂上去都赚钱的吗?
权威说的对吗?值得质疑,因为他们都是利益相关方,先让你进去,然后持续多种方式收割。每次浪潮来的时候,不都是这个规律吗?什么时候见过专家,大佬,高手被收割的?
第二,从众对吗?身边的人都在做,我也一定要做吗?问题是你怎么做?当直播成为媒介的基础设施的时候,pk的早就不是你做不做直播了,而是三件事,1/你的生态位;2/你的商业模式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3/你是不是不可替代的?
第三,唯流量论就对吗?君不见,12前年开始发展的b2c电商,流量成本很快会上升到很高的水平,如同利率太高,没法做生意一个道理。没有粘性的流量,只会到处漂泊,很多人今天通过小技巧爆流的存量,并无价值,看看几十万用户的帐号,音浪还不如我这个几十个人的直播间,大家认识到了什么?君不见,7年前的微商,有没有流量,有!结果呢!很快被分化,鸟兽散。流量被各路人士瓜分。
流量–留量–鎏量,三个层次,三种境界,完全不一样的价值。如果直播是未来的媒介的基础设施,现在起步也不晚。但要克制自己没做好内容/定位/模式之间,急于求成。5G直播是新的轨道,上面要跑的一定是好模式,好内容,好定位的“好车”,破车在这种级别的轨道上,迟早会翻车。
论到流量成本,早晚确实会有差别。但反过来想也很好,现在打好基础,就是为后面省钱。结论:起步摸索,亲身体验,模式/内容/定位是重点,流量都是浮云,成为一辆是稀缺资源的“好车”,才有资格长期地跑在“新基建的高速公路”上。
这条新基建的“高速公路”,国家累计要花数百万亿,去想想五年后,我们有资格成为好车,跑上去吗?先得瑟的,未必能得瑟到新高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