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猫网手机站
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如何善后的?)
2022-08-22 07:14:45  浏览:55

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如何善后的?)

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如何善后的?)

自尊自大是外交失败的根源中国人和外国人交涉,是自尊自大惯了的,也是暗昧惯了的。打破他这种迷梦的第一声,便是五口通商之役。这一次的交涉,弄得情见势绌;种种可笑,种种可恨,种种可恼;从此以后,中国在外交界上,就完全另换了一番新局面了。这种事情,其原因,自然不在短时间内。



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大致是照英国人的要求订定的。其中重要的条款是:(一)开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准英商携眷居住,英国派领事驻扎。(二)割让香港。(三)偿还烟价六百万元。商欠三百万元,并赔军费一千二百万元。(四)英人得与华人任意交易,无庸拘定行商。(五)进出口税则,秉公议定。英货既完进口税后,由中国商人,运入内地,只可照原税酌加几成。(六)中、英官吏,以平等的礼节往来。这是专为打破前此口岸任意开闭,英人在陆上无根据地,税额繁苛,不许英官和中国平行之局的。



若要推本穷原论起来,怕真个“更仆难尽”。这虽是短时间的事情,却是积聚了数千年的思想而成的。真不啻把几千年来对外的举动,缩小了演个倒影出来。只要善于会心,也就可以知道中国外交失败的根源在什么地方了。



南京条约的善后



《南京条约》订明英兵占据定海和鼓浪屿,俟赔款交清,五口开放后,方行撤退。中国乃派耆英往广东,与英人筹议善后问题。此时问题的症结,为广东的英领事要入城,而华人固执一七九三年“西洋各国商人不得擅入省城”的上谕,加以拒绝。民气既不能压抑,英人又无可通融,耆英深以为苦。一八四六年,五口都已开放,赔款亦已付清,耆英请英人撤兵,英人又要求他订立舟山群岛不得割让他国之约,而耆英亦要求英人,将入城问题,延缓两年,英人也答应了。



耆英遂急求内调而去,留下一个纷扰的根株。中、英条约定后,各国都相继东来,美、法、瑞典都和我国立有条约。唯俄人要在海路通商,仍给中国拒绝。战败仍可禁烟五口通商一役,种种的经过,都是不谙外情当然的结果,无足深论。所可惜的,当时别种方面,虽然屈从英国人,禁烟一事,仍旧可以提出的。当义律到天津投书的时候,津海道陆建瀛,就主张把禁烟一层,先和他谈判。而当时议约诸人,于此竟一字不提。倒像英国的战争,专为强销鸦片而来;中国既然战败,就不得不承认他贩卖鸦片似的。于是中国对于鸦片,既无弛禁的明文;而实际上反任英人任意运销,变做无税的物品。直到前五三年(一八五九),《天津条约》订结之后,才掩耳盗铃的,把他改个名目,唤做洋药,征收关税。



民族主义的勃兴



当明室灭亡之时,有志于革命的人,见事无可为,乃想将民族主义的根苗,流传后代,于是有会党的组织。在粤江流域的为三合会,在长江流域的为哥老会,都以反清复明为口号。从桂王败亡,台湾破灭以后,看似汉族全被征服,其实革命种子,仍潜伏于社会之中。嘉、道以后,内乱时起,外患迭乘;清朝的威望,扫地以尽;革命的种子,就有萌芽的机会了。



民族主义至宋后形成民族主义鲜明的旗帜,无过于(宋儒的)尊王攘夷之论。尊王是晚唐五代以来藩镇跋扈裂冠毁冕的结果。攘夷则是燕云十六州割弃,终北宋之世不能恢复,更加以女真猾夏的结果。这四个字原是从《春秋经》里来的。尊王攘夷,孔门相传,确有此义。然所以尊王,原是想一匡天下;而所以要一匡天下,则免于被发左衽,就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所以周天子尚在,而孟子力劝齐梁之君以图王业,可见孟子是没有扶翼周室之心的。如此看来,攘夷之义实更重于尊王。后来顾亭林先生分别“有亡国,有亡天下”,“国之兴亡,肉食者谋之;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其所谓国,实指王室而言。所谓天下,似指国家,然中国人于国家的观念,向来不甚晶莹,亭林所云天下,与其说是指国家,无宁说是指民族。此义初非亭林所自创,自宋儒的言论推之,是当然要得出这样的结论的,所以中国的民族主义实至宋而后形成。



太平军的起事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广东花县人。生于一八一二年,恰在民国纪元之前百年。他少有大志,为要运动下级社会,不得不借助于宗教,广东和外人接触早,对于基督教,认识较多。他乃采取其说,自创一教,称为上帝教。自称天父的次子,称基督为天兄。和同县冯云山,到广西桂平、武宣一带传布。这一带地方的人民,风气朴实,性质勇敢,信他的人很多。恰好广西大饥,盗匪遍地。人民办团练自卫,土著与客民,又相龃龉,他就乘机,以一八五零年,起事于桂平的金田村。太平军起事的背景从秦汉以后,中国历史上,有一公例:承平了数十百年,所的繁起来;一部分人的生活,渐渐的奢侈起来;那贫富也就渐渐的不均起来;这种现象,一天甚似一天就要酿成大乱为止。



大乱过后,可以平定数十百年,往后就又是的缘故。清朝从乾隆以后,也恰好到这时代了。虽然有川楚数里、乱事、社会的心理、还建有厌扣、特宗按销的,方还没大受他的影响。独广东和他接触最早,受他的影响最多。兼且上流社会中人,和固有的文化,关系较深,受外教的影响较难,下流社会却较容易。合此种种,就造成了洪杨的乱事了。



太平天国的兴亡



洪秀全起事之后,袭据永安,建号为太平天国,自称天王。同起诸人都封王,东王杨秀清,南王冯云山,西王萧朝贵,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清将向荣,把大兵围困他,太平军突围而出,入湖南,出岳州,下武汉,沿江东下,直抵南京,称其地为天京。时在一八五三年。向荣率大兵,随太平军之后,至天京城外孝陵卫扎营,是为“江南大营”。清朝又派琦善一支兵,屯驻防扬州,是为“江北大营”。太平军殊不在意。并派林凤祥、李开芳率兵出安徽北伐,胡以晃、赖文英沿江西上。后来北伐的兵,因势孤,从河南、山西,入直隶,退据山东,给清兵消灭。西上的,却攻下安庆、九江,再取武汉,甚为得势。



太平军之军略失策



太平军在军略上的失策:(一)未能于初起时全军北上,与清人争一旦之命。(二)在南方又未立定规模。(三)初起时藉长江的便利,未久即下天京,后来水师之利反为清人所有。至其军队,初起时确甚优良。广西军人,强悍善战,其纪律颇严,并无奸淫杀掠之事,所以人民颇为欢迎。清张德坚撰《贼情汇纂》称:“贼至则争先迎之,官军至皆罢市。此等情形,比比皆然,而湖北为尤甚。”可见光复军兴时,箪食壶浆的盛况。



冯云山、萧朝贵先已战死。天王深居简出,不亲政事,太平天国中,遂现出中枢无主的景象。军纪日坏,将士的暮气亦日深,幸得英王陈玉成,破湘军于三河集,忠王李秀成,派兵分扰赣、浙,击破江南大营,进取苏、松,太平军的气势又一振。然而大厦非一木所能支,清朝以曾国藩督两江,指挥诸将,国藩分兵定赣、浙。又遣李鸿章募淮军,以攻苏、松,湘军以全力下安庆,水陆两军,沿江东下,天京遂于一八六四年失陷。天王先服毒殉国,子福瑱,殉国于江西,余党亦先后败灭。太平天国共计十五年;势力所到之地,达十六省;内地十八省,只有陕、甘两省未到。事虽无成,亦可以算得壮烈了。



太平天国失败原因太平军初起时,以区区岭南的穷寇,乘间北出,不一年而攻取江宁,震动全国;后来兵锋所至,蹂躏了一十六省(除陕、甘二省)。攻破了六百多城,其中不可谓无才。他初起的时候,发布“奉天讨胡”的檄文,也总应当得几分汉人的同情。又这时候,外人方厌恶满洲政府的顽固,对于大平军,也颇有表同情的。太平军要想成功,实在不是没有机会。但是当时民族的自觉,势力颇小。而君臣之义,却颇有势力。



曾国藩生平,带这种色彩,颇为浓厚。大概他们看了这种阶级社会里头的道德,是维持社会所必需。当时的人的思想,自只如此。后来的人,抱民族主义的,说他为什么要做满洲的奴隶?已经可笑了。抱政治思想的,又说他为什么不把满洲政府推翻,好把政治彻底改良?这更陷于时代错误。推翻王室,改良政治,这件事,在大家都抱着君主思想的时代,谈何容易办到。况且曾国藩等,何尝知道彻底改良政治来。以练兵造船为自强,正是这班中兴名将的政策。



太平天国的政治,都带有西教的色彩,尤易为一般人所疾视。而且他初起兵时,军纪严肃,军中的重要人物,也都是朝气。后来始起诸王,互相屠戮。洪秀全也渐渐荒淫。一切军事政事,都出于他的兄弟仁福、仁达之手,日益腐败。奸淫抢掠的事情,也一天天多了,自然人民就反对他。这是太平军所以失败的原因。



太平天国事变的影响太平天国的兴亡,虽不过十五年间,但其影响却不小。政制社会的改革:太平信奉基督教理,谓人皆上帝子女,故称男皆曰兄弟,女皆曰姊妹,一律平等。改新历,行公田,禁止卖娼蓄妾。排斥释道,废庙宇偶像,重定儒书,此为不能抓住民心之处。上海为外人居留地,上海响应太平时,外人宣言中立,租界行政权渐归外人,为公共租界之起源。



结语



经此事变后,满汉畛域消除。汉大臣多任内外大官,得有势力,清室大权,渐渐推移。北方的捻乱太平天国同时,北方又有捻党。那是无甚主义的,不过只算是流寇。捻党初横行于河南、山东、安徽三省之间。太平天国既亡,余党和他相合,声势骤盛。清朝派僧格林沁去打他,败死于曹州。乃改派曾国藩,国藩创“长围圈制”之法,于运河、贾鲁河沿岸筑长墙,到底给他突破,分为东、西两股,东捻首领任柱、赖文光入苏、鲁,西捻首领张总愚走陕西。李鸿章代曾国藩,倒守运河,把东捻逼到海边平定。左宗棠剿西捻,西捻回窜直隶,李鸿章和他合力,把捻党包围在黄、运、徒骇河三河之间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