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猫网手机站
卡拉ok是哪国人发明的(卡拉ok起源于哪个国家)
2022-07-29 21:08:46  浏览:35

卡拉ok是哪国人发明的(卡拉ok起源于哪个国家)

KTV的没落是中国人消费升级的必然结果,正如当初它兴起时一样。

最近看到一组数据:截至2021年3月,我国现存的KTV企业剩6.4万家,注销或吊销的企业多达4万家,同巅峰时期的12万家相比,仅剩一半。

对于00后来说,也许“KTV”是一个有些陌生的词汇,因为中国的KTV从2010年以后就开始逐渐没落。但对于大部分8090后来说,128元的包房、27元的自助餐还有钱柜、麦乐迪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一定是挺难忘却的回忆。

从曲水流觞到卡拉OK

实际上,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刚刚改革开放,中国人的业余生活其实挺无聊的,甚至还没有几千年前古人们的聚会有意思。

古时候中国人的聚会内容大多是饮酒赋诗、焚香品茗、谈禅论道、琴棋书画、赏玩古董,风雅极了。

就像《诗经》中那首《小雅·鹿鸣》所描述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一边喝着酒一边弹着琴,与八方宾客推杯换盏尽情玩乐,多么的美滋滋。

除了尽情享乐,古人们还发明了许多有意思的聚会小游戏,比如曲水流觞。到了东晋时期,王羲之谢安、孙绰等在今天的浙江绍兴也玩了一次曲水流觞,几十位大文豪端坐小溪两侧,酒杯从上流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作诗。在这一次中国历史上也许是最著名的大型文人聚会上,还诞生了名传千古的《兰亭集序》。

相比较古人,对于八九十年代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人来说,线下聚会就显得平淡、乏味了许多——胡同门口拿着扇子侃大山、围观邻居下象棋就是那个时代为数不多的大型线下聚会娱乐活动了。

这也是为什么卡拉OK这种形式一出现,就迅速席卷了全中国。

改变了亚洲夜晚的KTV

1971年,一个名为井上大佑的日本人发明了第一代卡拉OK机。卡拉OK在日语里的意思是“无人乐队伴奏”,这种只要顾客投钱进去,就能播放伴奏且自带麦克风的机器迅速在日本流行开来,成为日本上班族必备的社交手段。

随后,卡拉OK这种娱乐方式迅速风靡全亚洲,《时代周刊》在报道中用“改变了亚洲的夜晚”来形容卡拉OK的发明者井上大佑,后者还被评选为 20 世纪最有影响的20个亚洲人之一

1988年,中国第一家卡拉OK厅在中国内地正式营业,但那时候的卡拉OK厅与后来的KTV并不一样,卡拉OK机多是放在可容纳几十人的开放大厅里,陌生的男男女女聚在一起,放肆的挥洒着青春的躁动。

那个年代,正好还是改革开放后港台流行音乐在内地大行其道的时代,邓丽君、草蜢、Beyond、四大天王、李宗盛等殿堂级歌手的歌曲,几乎是那个年代每个人都能哼唱两句。卡拉OK的出现可以说恰逢其时。相信很多长辈酷爱的“美声”卡拉OK唱法成为了许多80后刻骨铭心的童年回忆。

于是乎,全中国的卡拉OK厅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截至1993年9月,北京市共有注册卡拉OK厅282家,到1995年,包括卡拉OK厅在内的新型文化娱乐场所已达1400多家。北京文化局甚至将卡拉OK厅的营业时间从0点放宽到凌晨三点。

到了90年代,卡拉OK这种娱乐方式被台湾人改进,先是将卡拉OK机放到了包厢里,增强了私密性,然后又把MTV和卡拉OK结合,让消费者可以一边看MTV一边唱歌,于是KTV诞生了。

1995年,第一家钱柜KTV在上海开业,这也是中国大陆第一家KTV。这种环境时尚、按小时收费、隐私性强、服务完善,甚至还提供高性价比自助餐的娱乐方式瞬间征服了中国年轻人。一群朋友在钱柜KTV里合唱一首《海阔天空》,是那个年代最时髦的社交方式。

在钱柜之后,麦乐迪、夏绿地、大歌星、512等KTV品牌相继出现,它们虽然没有钱柜的高大上,但凭借着更低廉的价格,受到了学生群体的喜爱。相信对于在北京学院路附近上学的大学生,恐怕都不会忘记中关村哪一家麦乐迪KTV,平日只要39元每小时的小包间,几乎承载了周围上万名大学生的青春记忆。

成败的理由

随后,就是盛极而衰的急转直下。2015年北京朝外钱柜KTV宣布关门,万达集团旗下大歌星宣布全线关闭,2016年麦乐迪中关村店宣布关闭······数据显示,仅2016年传统KTV的门店数量就断崖式减少近60%。

再后来,2016年开始兴起的迷你KTV一度成为KTV重拾往日辉煌的希望。这种放置在各大商场的迷你KTV捆绑上共享经济的概念,理论上还可以抓住用户的碎片化时间,因此曾一度受到资本的青睐,到2018年全国迷你KTV增长到7万台,整体市场规模达13.9亿元。但如同传统的KTV形式一样,近几年来迷你KTV突然哑火,开始慢慢淡出年轻人的娱乐生活。

最后,随着前几年音协对各大KTV品牌的诉讼,彻底拉下了KTV时代的帷幕,各大KTV下架了6000多首歌,曲库损失了大量歌曲的KTV彻底断绝了卷土重来的希望。

就像《桃花扇》中苏昆生放声悲歌的那样“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如今,北京钱柜只剩下了一家惠新店,麦乐迪还剩三家,但却将更多精力放在了在网上卖家庭KTV音响套装上。盛极一时的KTV全面崩塌。

KTV的兴起是因为满足了当时中国人多人线下聚会的娱乐需求,如今没落,也是因为随着中国人线下娱乐消费的升级,KTV这种形式已经无法满足。

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唱KTV,因为有一种病叫做“五音不全”。这种学名叫做先天失歌症的患者先天存在对音乐音高加工的障碍,具体表现为“唱歌走调却浑然不知”。2010年的一项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先天失歌症患病率为 3.4%。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病叫做社交恐惧症,数据显示其患病率为3%-13%。刨去那些完全无法参加社交活动的重度社恐患者不提,对于大部分轻微社恐来说,在十多个人面前唱歌实在是比大家一起吃饭困难太多。相信很多人都有参加同学或公司聚会,一个人坐在KTV包厢的角落,尴尬又无聊的经历。

前有追兵,后有猛虎

调查显示,77.3% 的年轻消费者减少了去 KTV 的次数,33.9% 的消费者表示唱腻了,有 47.2% 的消费者则表示选择了其他的娱乐项目。如今,KTV所无法满足的那部分多人聚会娱乐需求,正在被剧本杀、轰趴馆等填补。

其中,又尤以既可以唱歌,又能玩switch、VR游戏、麻将、台球的轰趴馆,形成了对KTV的全面取代。从2012年中国第一家轰趴馆在上海成立以来,轰趴馆迅速崛起并取代了KTV成为了年轻人最喜欢的多人聚会娱乐活动。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轰趴馆已达1.3万家。

“轰趴”是英文HomeParty的音译,在国外多指家庭聚会,传到中国变成了一种多人线下聚会娱乐。除了比KTV更多的娱乐方式,轰趴馆还给予“含蓄的中国人”更多的社交距离。与所有人都聚集在一个包厢的KTV相比,轰趴馆往往开在别墅中,各种娱乐项目大多分布在不同的空间。这意味着用户可以有更多的私人空间,而不是像KTV的包厢一样,所有人聚在一起,躲无可躲,即使是想一个人在聚会中享受片刻的独处也无法做到。

除了剧本杀、轰趴馆这样的线下聚会娱乐方式以外,线上K歌平台也是“杀死”KTV的帮凶。
2012年5月,国内最早的线上专业K歌平台唱吧App上线,上线当天注册用户便突破了10万。一个月后,唱吧App用户数量达到百万级别,到了2013年,唱吧App用户已经破亿。

到了2014年,线上K歌领域又迎来了腾讯系的全民K歌。在腾讯生态的加持下,线上K歌行业迅速发展,到2019年底全民K歌月独立设备数已达1.7亿。全国线上K歌用户规模达2.82亿。

更不给KTV们留活路的是,线上K歌平台还在不断创新,搞出各种新花样:比如腾讯音乐推出的全景音乐现场娱乐品牌TME live,比如唱吧推出的带有蓝牙音箱功能的麦克风产品小巨蛋,比如以劲歌抢唱、热歌接唱和全民领唱等游戏玩法为卖点的音遇 APP,比如以弹唱为切入点来增强线上K歌社交性的唱鸭App,再比如主打音乐社区的小森唱 APP

前有“杀红了眼”的互联网公司不留情面的抢夺用户,后有轰趴馆、剧本杀店围追堵截,KTV们“死”的其实也不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