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故居(广东梁启超故居)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故居有多处,分别位于北京、天津、江门等地,图中为广东新会茶坑村的梁启超故居。(本篇摄影/车吉心)
同治十二年正月二十六日(1873年2月23日),梁启超出生于广东新会茶坑村,祖父梁维清,父亲梁宝瑛,都曾以士绅参预乡政,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力。梁启超自四岁起居家就读,跟祖父学习识字。
新会故居建于清光绪年间,是梁启超出生和少年时期生活、学习的地方。一幢古色古香的青砖土瓦平房,由故居、怡堂书室、回廊等建筑组成,建筑面积有400多平方米。
故居有一正厅、一偏厅、一饭厅、二耳房,两厅前各有一天井;怡堂书室是梁启超曾祖父所建,是梁启超少年读书启蒙的地方,他的长女梁思顺也出生于此。
2001年又建成梁启超故居纪念馆,由莫伯治先生主持设计,建筑面积达1600平方米,建筑风格为中西合璧。
在早年所接受的启蒙教育中,梁启超不仅学到了不少传统的文史知识,而且还听到了许多悲壮激昂的爱国故事。祖父经常给他讲述“亡宋、亡明国难之事”,朗诵激动人心的诗歌篇章,这种带有爱国情感和思想倾向的课外教育,对梁启超有着重要影响。
光绪八年(1882年),梁启超年仅10岁,就去广州应童子试,未中。两年之后,再到广州应试,中秀才,补博士弟子。
光绪十一年(1885年),梁启超进广州学海堂读书,学海堂为前两广总督阮元所办。梁启超在这里学习汉学。在学习时期,梁启超逐渐萌发了“弃帖括之志”。
光绪十五年(1889年),梁启超在广州参加乡试中举,名列第八。主考官李端棻欣赏其才华,以亲妹相许。
此时展现在梁启超前面的是一条“金光大道”,照此看来,梁启超完全可能由学入仕,平步青云。然而,光绪年间,中国正遭受着帝国主义的野蛮蹂躏。面对严峻的形势,梁启超逐渐走上一条充满坎坷曲折的救国救民的道路。
光绪十六年(1890年)春,梁启超赴京参加会试,未中。回来路过上海时,看到了上海制造局翻译的一些西洋书以及介绍世界地理情况的《瀛环志略》。这些书籍,开阔了梁启超的视野,从此他便对西方的政治、文化等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