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猫网手机站
市场经济的特征(现代市场经济的五大特征)
2022-08-20 15:13:17  浏览:67

市场经济的特征(现代市场经济的五大特征)

市场经济的特征(现代市场经济的五大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生活习俗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成效惠及各个领域。

然而自2018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却持续走低,经济下行压力倍增,而疫情的爆发更是让本就艰难运行的发展环境雪上加霜,倒闭关停的企业创下自建国以来的历史新高,许多人开始质疑国家的经济是不是不行了?会不会像前苏联一样走向经济崩溃?

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而且如今的中国,需要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政治局势,愈加难解难分的经济贸易关系,以及越来越激烈的国家贸易竞争。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改革开放都已经进入了一个十字路口,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脚步将要迈向何方?是回到原点走计划经济的老路?还是孤注一掷投入市场经济的怀抱?

古人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不妨试着回顾历史、回归初心,站在伟人的肩膀上眺望一下前程,看一看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同志当初对于市场经济有着怎样的思考,或许能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也未可知。

但是在探讨这个15年未公开的话题之前,我想大家应该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市场经济,什么又是计划经济。

改革开放时期旧照

市场经济

所谓市场经济,就是指以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运行体制。

首先,市场是一个虚拟的空间概念,它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只有交换产生市场才会存在。一般来说,市场的主体包括消费者和生产者,两者自发形成一个双方共同遵守的自由交易规则,并最终演化为经济运行体制。

而市场经济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自由贸易、自由竞争、拒绝政府干预,自由贸易能够保证市场运行的高效和活力;自由竞争可以帮助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拒绝政府干预有利于避免政策带来的消极影响。


但是市场经济的弊端也很突出,它只遵循价值规律,不加管控的自由贸易会使低价值、实用的商品无人愿意生产,因为无利可图;而刚需的商品则会被有大量资本的人囤货垄断,囤积居奇、待价而出谋求最高利益。

而过度的自由容易导致恶性的竞争,致使整个市场出现产能过剩或者哄抬物价的情况。最终结果便是,激化阶级矛盾,引起社会动荡。

经济大萧条时期的美国就是过度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最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当时美国的情况是这样的:


直接崩盘的金融股市把所有妄图一夜暴富投机资本家们带入了黑色星期五,每天都有人从华尔街的高楼上跳下;修建了无数高楼的工人,最终在自己建好的高楼下乞讨,只是为了一份工作;囤积了大量牛奶的农场主,把牛奶倒满了整条小河。

当然,这些只是当时社会情境的冰山一角,美国经济大萧条波及了各行各业各个领域,毫不夸张的说,整个国家经济崩溃,贸易瘫痪,犯罪频发,毫无社会秩序可言,阶级对立一触即发。


计划经济

而计划经济指的是政府直接管控经济活动的经济运行体制,因为高度的计划性而称为计划经济,也可以称之为指令型经济。计划经济的主体是政府,政府根据国家的各级政府上报的需求,提前制定生产计划,再将产品按需分配到消费者手中。

简单来说就是,要什么就生产什么,要多少就生产多少。

相较于市场经济,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政府干预、高度集中,政府管控可以避免市场的恶性竞争;按需生产可以避免产能过剩、资源浪费情况;高度集中可以实现全国合力办成民间无力启动的重大项目,比如航天事业、三峡电站等。


当然,缺点也很致命,什么都是政府管控,市场没有了竞争也就失去了效率和积极性;计划生产需要层层审批,时间太长、极其低效;高度集中容易过度依赖政府,地方和民间都没有自主性。

斯大林模式便是计划经济的代表,当时的苏联集中全国力量发展农业和军事,于是实现了农业和军事上的跳跃式发展,一跃而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农业和军事强国。

但是弊病也随之而来,其他各行各业领域受中央统一计划协调,失去自主性和积极性,经济发展几乎停滞不前。结果便是在斯大林故去之后的苏联领导人都无法挽救苏联经济的败局,随后全国经济崩溃,引起国内变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现在,当我们了解了什么是计划经济,什么是市场经济,并且懂得了他们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之后,我们再来看一看邓小平同志对于市场经济的思考。

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年过古稀,邓小平同志高龄复出,南北奔波都是为了使国家和民众富裕起来,他对于市场经济的思考都体现在了他的讲话上。


市场经济只是手段,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无关

邓小平同志在南方巡查时曾经谈到:“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同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观点,引发了当时国内民众对于经济建设方法的思考。

从今天来看,这一观点无疑是十分正确的,因为它将我们从固有的社会经济体制思维定式里面解脱出来了,把我们把关注的焦点转移到了实践当中,把注意力放在结果上,毕竟“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们看到了两个手段综合运用的成效,民营企业等经济主体给市场带来了更多的灵活性和竞争力。

当然我们也要明白,无论经济发展到什么程度,遇到的阻力有多大,计划和市场都只是调节经济的手段而已,与社会性质并无一定的关联,回头走老路亦或是孤注一掷的赌博都是不理智的行为,综合运用、适时调整才能在风浪渐起的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乘风破浪。


发展市场经济,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在邓小平同志的设计思路里,如果想要国家走上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就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以试点和改革作为媒介,逐步将计划向市场转型,并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当时,国内乌烟瘴气、国外强敌环伺、共产国际风云变色,生死存亡之际想要谋生存、求发展就必须转变工作重心,把经济建设提上新的高度。

他在1980年中共中央召开的干部会议上也指出:“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他。”

并且强调“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不只是当前,恐怕今后长期的工作重点都要放在经济工作上面。”

所以,无论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多么风云诡谲,只要保证国内稳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个基本点,中国就能继续发展壮大起来,踏破风雨、青云直上。


发展市场经济,就要小心摸索、大胆改革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贫穷并不是某一社会体制固有的,实行资本主义的国家也不是全部都很富有,实行社会主义的国家也不一定就是贫穷。

当人民把这一要点当做共识的时候,就会发现走向富裕无非就是大力发展经济而已,中国人向来勤劳朴实,在创造财富、发展生产等方面具有强大的潜力。

唯一要做的就是给人民解脱束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一切束缚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合理枷锁全部打破,再建立一些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制度。

所以改革一方面要小心探索、全面考虑,另一方面也要大刀阔斧的大胆革新,这样立法建制才能给予生产力以制度上的保障;解放民众思想才从根本上解放生产力。

正如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的那样:“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问题要搞清楚,如果分析不清楚造成误解,就会变得谨小慎微,不敢解放思想,不敢放开手脚,结果是丧失时机,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发展市场经济,需要对内搞活,对外开放

对内搞活,就是要在对内政策方面采取一些有利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主的发展战略,而不是以改革发展国有企业为主;要在内部鼓励创建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来激发市场的活力,这样就能依靠私营经济来提升国家经济的活跃性和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所谓对外开放,就是吸引外资,吸引别人过来传播技术,达到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当时,邓小平同志顶着国内舆论压力,力排众议的提出建立经济特区,以经济特区作为内部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试验场。


于是,深圳特区走上了历史的舞台,成为了改革开放的技术窗口、管理窗口、知识窗口和对外政策窗口。去年,深圳特区成立四十周年,经济建设成就有目共睹,当初的小渔村已经越过龙门成为了国内外知名的一流大都市,并且还在朝着更高的领域迈步前进。

对内搞活可以发展自强,对外开放可以吸引借鉴,这样一体两面的双举措,无疑为发展市场经济带来了极强的驱动力,深圳可以作为证明,全球第二的经济体也可以作为证明。

我想这样的成就也足以告慰邓小平同志当初为难时说的那句:“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发展市场经济,要加上社会主义的前缀

也许很多人会不理解,为什么发展市场经济要加上社会主义作为前缀呢?其实这个前缀只是相对于我国而言,它是依据中国的国情而决定的,因为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社会主义的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富裕。

所以我们目前发展的不是市场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的市场经济区别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主要体现为中国是以市场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说白了,就是我们的市场经济是市场调节为主,政府干预为辅的经济运行体制。

市场与政府相结合的这一特点是由国家的政治体制所决定的,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富裕,所以政府的干预是为了调节经济,发展生产,实现共同富裕。

而邓小平同志关于共同富裕的构想是:“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越来越富,穷的越来越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


所以在邓小平同志关于市场经济的思考里,市场经济只是一种实现国家经济发展,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手段而已,想要达成这两个目的,并且在中国的国情之下实行下去,它就必须加上社会主义的前缀。

最后,回归我们当前的处境,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越来越多的难题会犹如海底暗礁一般出现在前行的航道上,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巨轮应当如何避免触礁搁浅,我想邓小平同志博大精深的市场经济思想可以给我们以借鉴。

当然,寻章摘句不是为了酸腐文章,只是希望大家在面对当今国内的发展形势和国际经济贸易的情况时,能有一个理智的认识和看法。

要知道,改革开放的航程将会越来越深、越来越远,遇到的暗礁也将越来越大,当我们感到难以前行时,试着站在伟人的肩膀上回顾一下历史、看一看前人的经验,或许能够更清楚的知道我们从哪里来,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以后又将去往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