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他得不到朝堂的支持。他在朝堂之上处处宣扬儒家治国思想,显然与秦朝大多数的大臣意见不合。就算是与他朝夕相处的蒙恬也未必会跟他一条心。要知道秦朝的军人大多都不会崇尚儒学的。所以,他反抗的政治基础没有。
2、第二,他不确定自己判断准确。秦始皇死的太突然了,他并不能确定赵高拿来的旨意是不是假的。如果他贸然反抗,不仅会落得个抗旨不遵、不忠不孝的名声,而且还极有可能造成秦朝的快速分裂,这显然与他所受的教育理念是相悖的。
3、第三,他就算反抗也成功不了。赵高和李斯敢传旨意给他与蒙恬,肯定早就做好了相应的准备。他不可能看不到这点。就算他反抗了,引兵回返了咸阳,也极有可能在半路上就被对方给消灭掉了。所以,与其徒劳无功的垂死挣扎,倒不如痛痛快快的赴死。
4、第四,长城的军队并不能随意调动。蒙恬的军队是看守施工和防御匈奴的,如果他随意的用来做政治斗争,不仅会将整个中国暴露在匈奴面前,而且还极容易引起劳工的暴动。扶苏作为秦始皇的长子,断然是不会让此事发生的。
5、第五,他看清了秦朝末路的局势,这也是他死不反抗的根本原因。作为一个明眼人,他知道全国境内仍然存在着诸多的六国残余势力,秦朝的稳定全赖于秦始皇的威严,而秦始皇生前要做的一系列举措都是在实现国政由严苛向和缓的过渡。如今这种过渡还没完成,秦始皇就突然死了。就再也没有任何人能够推进这种政治演变了,而天下也必然会重新陷入内乱当中。
6、他一个公子,仅凭身份和仁义,是不可能获得天下的认可的,更何况他已经是明面上被秦始皇下旨赐死的公子。且不说他能不能力挽狂澜,扭转秦朝的颓势,就是和秦朝势力的对抗,也没有多大的希望。一时之间,他想明白了,整个天下都不可能为他所用,他又有什么资本去反抗呢?倒不如从了圣旨,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留下个忠孝的名声,也总比日后被乱军杀死或者做个亡国君王的下场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