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猫网手机站
关于长城的歇后语(描写长城的谚语有哪些)
2022-07-19 20:59:19  浏览:82

关于长城的歇后语(描写长城的谚语有哪些)

关于长城的歇后语(描写长城的谚语有哪些)2020-05-07 16:09·历史有点妙

  在著名电视剧《铁道游击队》之中,有一个善用歇后语的铁道游击队副大队长王强,相信很多人都对他的印象十分深刻。在日常言谈之中,他能够熟练使用当地百姓常使用的歇后语,比如“手榴弹捣蒜——危险了”、“石头砸在磨盘上——实打实”、“哑巴吃扁食——心里有数”等等,将这些地方歇后语巧妙地插入到各种对话之中,使得王副大队长的形象变得诙谐幽默,最后得到了观众们的一致好评。


  而这些流传在中国民间的歇后语,它们包含着五千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从诗词歌赋,到生活文化,从三纲五常,到风俗传统,它就如同一盏万花灯,承载着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不过,这份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遗产,绝不是一朝一夕所形成的,它所承载的知识文化与中国传统成语、谚语有着扯不断理还乱的密切关系。

一、聪明人才能玩的文字游戏——歇后语的组成结构与历史发展

  史学家们通常认为,歇后语的形成时期不晚于唐代,但是这个定义却并不太准确。实际上,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歇后语就已经出现在中国的诗词歌赋之中,只是尚未在平民之中流传。举例来说,大家耳熟能详的“亡羊补牢”其实就是歇后语的一种,出自于《战国策·楚策》,当时的庄辛这样劝说迷途知返的楚襄王:“亡羊则补牢,未为迟也。”这就是最早所出现的歇后语形式了。


  尽管这个时期的歇后语还没使用破折号,但是我们依然能够发现它与成语的一些密切关系:“亡羊补牢”本身被后人简化为成语,形容做错了事情只要及时补救还能够挽回损失;但是以歇后语的语言格式来看,“亡羊则补牢,未为迟也”却是一组典型的歇后语,其中“亡羊则补牢”是歇后语的“歇面”,而“未为迟也”则是歇后语的“歇底”,两者之间的关系正是歇后语经常使用的“比喻——阐明”形式。由此可见,歇后语的最初起源形式来自于古代成语,并且拥有固定的组成结构,即“歇面——歇底”,从本质上来说更像是一种文字猜谜游戏。

  可能有些读者会错误地认为,“歇后语”的“歇后”指的是劳动人民在闲暇时间所创造的文字猜谜游戏,实际上这种理解是有失偏颇的。所谓“歇后”,指的是“歇面”后面的话,对于大部分的歇后语而言,它的最终含义是隐藏在后半截的“歇底”之中,正因为可以只说“歇面”而不说“歇底”,因此这种只有聪明人才能玩的文字游戏受到了广大文人墨客的喜爱。


  不过我们知道,现在流行的歇后语,大部分都是从下层老百姓之中流传开来的,虽然说有着通俗易懂的优点,但是一些地方歇后语的言语粗犷,是难登大雅之堂的。在中国古代识字普及率不够高的情况下,歇后语是如何从文人墨客的猜谜游戏变为普通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的呢?

  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提到唐末宰相郑綮(qìng)了,他对歇后语在民间的普及可谓是功不可没。在郑綮还没有当宰相的时候,他经常写一些针砭时政的歇后诗,这些诗的文体言简意赅,里面也经常含有暗喻,因此很快就在长安城的民间流传开来,就连当时的皇帝唐昭宗身边的仆人也在传颂郑綮的诗词。唐昭宗觉得这样一个人才应该好好提拔,于是硬是让郑綮当上了当朝宰相。


  然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郑綮当上宰相之后,就再也没写过针砭时政的诗了,而原因其实很简单:且不说唐朝末年政局混乱,就连唐昭宗自己也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就算是在太平盛世之中,郑綮也深知当初写下的歇后诗是很容易被政敌抓住把柄的。尽管郑綮当上宰相之后也没能挽救衰颓的唐朝,但是歇后语却因此开始逐渐走向民间,逐渐成为了广大下层劳动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载体。


  相比于成语而言,歇后语的表现形式更为灵活和形象,并且还具有强大的互动性,在揭示谜底之后能够给予猜谜者强大的心理影响,因此相比于一般的成语而言,歇后语的传播范围更加广泛;然而编写新的歇后语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不仅要求编写者使用通俗易懂的字眼来撰写歇后语的主体,并且还必须让“歇面”和“歇底”能够逻辑自洽,这样才是写好一个歇后语的基本要求。

  然而,想要让歇后语能够广为流传,仅仅做到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写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歇后语,就必须在“歇面”和“歇底”上下足功夫。一般来说,歇后语的“歇面”需要将听谜者引入一个平时很难发生的想象空间之中,让听者感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而让听谜者自行猜测其中的深意。这时的“歇底”,既可以留着作为悬念,也可以为听谜者点破,在道破“歇底”的一瞬间,听谜者往往才会恍然大悟,从而在欢笑之间领悟到其中所包含着的文化内涵和更为深刻的人生哲理。

二、包容万象、雅俗共赏——歇后语所体现的中华传统文化

1、中华传统节日与歇后语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礼仪之邦,而传统节日正是中华民族展现文化价值观的重要表现。通过一系列看似复杂的繁文缛节,中国人往往能够在节日之中获得极大的精神满足,而歇后语自然少不了对中华传统节日的承载。举例来说,“八月十五吃元宵”这一歇面会让初读的人感到疑惑,因为元宵原本是在元宵节(正月十五)才会吃的食物才对,八月十五不是应该吃月饼吗?而歇底“与众不同”则令人恍然大悟,中秋节吃元宵当然是在做与众不同的事情了。


  再比如“中秋过了闰八月——团圆又团圆”这一歇后语,它不但反映了中秋节家人团圆的中华传统节日文化,还从侧面反应出中国农历“闰月”的历法规则。通过歇后语潜移默化的影响,歇后语之中所包含的节日传统往往在不经意间就被人们所传承和歌颂,从而世世代代铭刻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2、中华传统名著与歇后语


  现今公认的中国四大名著成书于明清时期,下层的平民百姓读过之后往往对其中的某些人物十分喜爱。为了进一步加深对于这些人物的印象,有关他们的歇后语就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出现了。举例来说,在《水浒传》之中威风八面的“黑旋风”李逵曾经碰到过冒充自己名声的“假李逵”李鬼,于是就有了“假李逵碰到真李逵——冤家路窄”;而被潘金莲害死的武大郎也因为身高问题成为了歇后语所调侃的对象,诸如“武大郎上墙——上得去下不来”、“武大郎的扁担——长不了”都是借助名著角色讲明人生哲理的典范。

3、中华传统美食与歇后语


  由于歇后语大多数来自于民间,因此歇后语最主要的还是反应日常人们的衣食住行,而自古“民以食为天”,在歇后语之中对于中华美食的描述和含义延伸更是数不胜数。举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歇后语来说,“小葱拌豆腐”这一歇面虽然明面上所表现的是一道中华传统美食,但是它的歇底“一青(清)二白”却阐释的是一则做人的人生准则,使用谐音词“青”达到了一语双关的效果,真可谓令人拍案叫绝。

4、中华名胜古迹与歇后语


  除了传统的饮食文化,中华名胜古迹之中也有着很多口口相传的歇后语。从整体来看,与中华名胜古迹有关的歇后语涉猎范围极广,从山川水流到建筑器物处处都有它们所存在的痕迹,而且它们还具有很高的标识性。以泰山为例,“登泰山观日出——站得高看得远”这一歇后语标识着“泰山日出”的千里奇景;而“秦始皇修长城——千古名迹”则标识着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万里长城的辉煌雄伟,在古代,它是军事防御建筑的奇迹;而今天,它却是中国历史文化上一座丰碑。

5、中华传统礼节与歇后语


  从汉武帝以来,儒家传统文化长期主导着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儒家文化所提倡的“忠、孝、悌、忍、善”五德成为了处理人际关系所需要遵循的基础指导思想,而“三纲五常”也成为了两千多年以来中国传统礼节的主旋律,对于这一方面,歇后语也多有表现,比如在“君为臣纲”的严苛要求下,“皇帝发话了”即为“君(军)令”,名义上是大臣对皇帝的绝对服从,实际上体现的是“军令如山倒”的绝对性和权威性;再比如五代大臣冯道曾经提倡:“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也。”而“礼义——少廉寡耻”揭示的则是“礼义廉耻”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价值观念,一个也不能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