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文学作品(青春文学,我们都是没有读过的70后?)
作为一个70后,为了学好语文,我们在中小学时一般不读小说,即使读小说,也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高山下的花环》。放假时,才敢明目张胆的读读《西游记》、《红楼梦》。
那时,也有流行的书,如琼瑶或者古龙、梁羽生、金庸的书。可是,为了学习,总会自觉的远离,觉得读了那些书,就会学习不好,对不起自己,对不起家长和老师。
开卷有益。现在也算真实的认识到了。如果一本书,不是低俗、凶杀和色情,读之是没有坏处的。一位做博导的同学给我说。
一篇文章说,个人的青春都曾被一两部青春小说占领,它们是懵懂青春里的地标。我们以此为原点,衍生出对爱情的幻想和仪式感。在被考试阉割了的十七八岁,我们对爱情的欲望依旧肿胀不减。
原来,读书,可以给人生一种仪式?
也只是到了今天,我才知道,90后和00后们,有这些书陪伴下的青春!
在2017年,冯唐小说《北京,北京》,改编成的电视剧《春风十里不如你》,唤醒了那些被青春小说湮没的岁月。而我们,真的不知道。
青春文学,应该是每一代人都有自己专属的青春烙印,你的青春里,曾被谁翻搅过?
1998年,我第一次听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有一种清新的感觉。但是,没有去品味。
2000年时,有一位叫韩寒的车手写出了《三重门》。火的一踏糊涂。我已大学毕业。也只是去翻了翻。
接下来,有一位应该是女生的作家安妮宝贝写出《告别薇安》,她说,“25岁之前叫流浪,25岁后叫做浪。”那时,听这样的话,就感觉有些冲。
在 2004年,有一部青春小说,名叫《那小子真帅》,作者的名字叫可爱淘。写书不用 人真名,在历史只有怕书给自己带来祸患才不写真名。好好的一本书,怎么就不用真名也,想出名了?
2005年,郭敬明的《1995-2005夏至未至》改编成电视《夏至未至》。
2006年,郭妮的《天使街23号》,应该比较有名吧!
饶雪漫的《左耳》、明晓溪的《泡沫之夏》、辛夷坞《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都曾在那个年代的天空划过。
顾漫的《微微一笑很倾城》,说“如果,我知道有一天会这么爱你,我一定对你一见钟情。”说的很走心,听的很温馨。
今天下午,三个小学五年级的女生,在我的小书店里,看到书架上的小说,《一级律师》、《伪装学渣》《有匪》、《残次品》《十宗罪》,放肆的尖叫。大声说,你这里有这些书?
一位女生用电话喊来接她放学的父亲,说《一级律师》我已经有前两本了,给我买第三本。父亲骑着电动车,支脚在路边,说不用买,买这书干什么?
这是一位70后的父亲,像我一样。
我们都是没有读过青春文学的70后?
你读过青春文学吗?能说出几本青春文学书的名字?